香料歷史悠久,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農時代,就有采集植 香料 物作為醫藥用品來驅疫避穢。當時人類對植物中揮發出的香氣已很重視,聞到百花盛開的芳香時,同時感受到美感和香氣快感;將花、果實、樹脂等芳香物質奉獻給神,芬芳四溢而達到完美的宗教境界。
因此,上古時代就把這些有香物質作為敬神明、祭祀、清凈身心和喪葬之用,后來逐漸用于飲食、裝飾和美容上。在夏商周三代,對香粉胭脂就有記載,張華博載“紂燒鉛錫作粉”,《中華古今注》也提及“胭脂起于紂”,久云,“自三代以鉛為粉,秦穆公女美玉有容,德感仙人,肖史為燒水銀作粉與涂,亦名飛云丹,傳以笛曲終而上升”,可見脂粉一類產品早在三代已使用。春秋以后,宮粉胭脂在民間婦女中也開始使用。阿房宮賦中描寫宮女們消耗化妝品用量之巨,令人嘆為觀止。“齊民記要”記有胭脂,面粉,蘭膏與磨膏的配制方法。 漢代初期,罕見的外來香料傳入中國,但漢朝的皇后都因崇尚儉樸而不輕易使用香料,最晚直到東漢班固時期,歷史上才明確記載蘇合香等香品傳入中國。
漢代以后,透過西域陸路的交通貿易,以及與外國之間往來的影響, 香料東傳的路線,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一、中亞經由天山南北路的絲路到中國;
二、從羅馬帝國經印度、中亞到西藏;
三、經中亞到青海、新疆進入河西走廊;
四、從中亞、印度等地,經緬甸進入中國云南;
五、從中亞、印度等地,經緬甸進入四川成都等路線,然后再到中國各地。
不論香料東傳是哪一條路線,都是路途相當遙遠而艱辛,所能攜帶的香料數量也極為有限。直到海上貿易興起,來自南洋、印度或是羅馬等地的香料才開始大量輸入中國。明末以后,海外貿易盛行,各種香料由海上船舶大量運入中國,民間各種合香、線香等制作盛行,使用方式更為多元,使用香料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古代香料運輸中,多采用研磨至粉狀后保存在器皿中運輸,但攜帶量仍然有限。
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餐飲常用五十種香料的特點,值得收藏喲!
1.姜黃:
根部作為調料,味道辛辣,有輕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肴金黃色。
2.白扣(白豆蔻、白蔻仁):
作為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鹵菜中必備的。一般家里燒雞燒鴨也必須要,香味十足!
3.白芷:
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
4.黃芪:
表虛自汗,陰虛盜汗,急性腎炎水腫,氣虛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5.草豆蔻(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
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膻。
6.草果(草果仁):
味苦,調味香料;增加辛香。
7.沉香:
調味香料;增加辛香。
8.陳皮:
消火,祛濕,開胃,去腥。
9.花椒:
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10.丹皮:
有濃烈的而特殊香味,味微甜,較為辛辣。
11.當歸:
很足的藥香味,吃起來先有甜味,然后就是麻,可以當做花椒用。藥用鹵料中也是必備。
12.黨參:
味苦,去腥。增加口感。
13.丁香:
在川味涼鹵菜中起著增香、去腥、增味等的作用。香味濃,有麻舌感。家用的量必須控制在2克以內。不然會浪費一鍋鹵水的。
14.甘草:
去腥,味甜在鹵水中起回甜作用。
15.廣木香:
味道辛廣木香、苦,增加香味。
16.桂丁:
強烈芳香,味辛甘。
17.桂皮:
性大熱,味辛甘,有小毒,增加香味。
18.白胡椒:
溫中散寒,下氣,增加鹵菜的辣味。
19.紅豆蔻:
味辛,去腥。
20.黃梔子:
有輕微甘草樣的味道,回口微苦,只能增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
21.積殼:
味辛甘,酸,去腥,增香。
22.決明子:
味苦、甘、咸,使完全鹵菜入味。
23.羅漢果:
味甜,味食香料,去腥,增加菜的色相。
24.五加皮:
味辛;去腥。
25.檸檬干:
去腥,提味,增加菜香。
26.排草 :
增香,鹵料中一定要有的。
27.千里香:
味微辛,苦而麻辣。
28.青花椒:
增加菜的麻味和香味。
29.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
香氣濃烈,鹵料中必備的。
30.山黃皮:
提香,增甜。
31.山奈(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
味辛甘,開胃消食。
32.白芍:
味苦、酸,去腥。
33.香菜籽:
增加菜香,去腥去膻。
34.香果:
香辛料,整粒品作為湯類、烹飪、腌制等用,粉狀品常用于水果蛋糕、香腸等。
35.香茅草:
味道香,微甘,味食香料,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燒烤類菜肴。也用于調制復合醬料。
36.香砂:
氣味辛涼,增加香味。
37.香葉:
香料,比較濃的香味,一般用桂葉。
38.八角:
味道甘甜,內含有揮發油,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鹵料的必需品。
39.小茴香:
香料,增香,去腥,一般都會使用。
40.紫蘇:
味道辛、香,炒田螺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也可以用于牛羊肉。
41.甘松:
鹵鹽水鵝必須要有。是一種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濃厚,有麻味,特別是針對牛羊肉除異解騷的必用原料。控制在5克以內。
42.辛夷:
芳香四溢,是鹵菜烤肉的必備材料。
43.陽春砂:
增香的作用,是腌制鹵菜的佳品,價格算是昂貴。
44.羅勒:
芳香植物,味似茴香,芳香四溢。
45.蒔蘿:
味道辛辣,有特異香氣,可以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
46.荊芥:
味辛、微苦,清香氣濃,多放于涼拌菜中。
47.薄荷:
芳香調料,味辛,增加香味。
48.辣椒:
增加辣味,去腥。
49.紅曲米:
用糯米等米用紅曲霉發酵制成的,一般用于調色作用,著色能力非常強,而且也不褪色,稍微有酸味,陳久的質量最佳,不屬于香辛料范圍。
50.紫草:
根部用于川式的菜肴中。呈紅潤色,90%作用用于調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量一定要把握好,量過多,會呈現紫色。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
我要學技術(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
已有累計 6800+ 企業及個人通過我們培訓開始了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