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縣歷史悠久,從北魏始建,縣名縣治沿用已有1540年。
《元和郡縣志》載:“徵、澄同音,后人誤為澄”。民國《澄城附志》載:因澄、徵同音故名,或云因縣城西溝有澄泉而得名。誤為澄之說,似不可信。徵、澄同音亦無確據。據考,漢徵縣故城在今蒲城避難堡,北魏澄城故城即今縣址。今址西溝(縣西河)有澄泉。澄城縣名,從徙于今址始。縣似因“西溝有澄泉”而得名。
澄城手撕面是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的特色小吃。澄城手撕面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用手撕和用刀切出來的面在味道上有所不同。撕的面具有彈性,爽滑有咬勁,煮熟的面呈微透明色澤鮮亮。
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現名“手撕面”。手撕制成面粉和原料來自關中,自己加工面粉,不添加任何增白劑,麥香淳正,是綠色面食。手撕面寬窄粗細都可以自己掌握,可根據自己習慣而定。手撕面可以做成牛肉湯面、麻辣面、打鹵面、炸醬面、涼拌面和各式各樣的炒面!如尖椒肉絲炒面、雞蛋火腿炒面、魚香肉絲炒面等十幾種做法!
澄城手撕面做面條不要刀與搟面杖,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 手撕面可做成牛肉面、麻辣面、打鹵面、炸醬面、涼拌面和各類炒面數十種作法。手撕面獨特之處,面勁道爽滑、不加入任何添加劑,屬于純綠色彩食物。
手撕面做法獨特手撕面算得上一門絕學,和好的面搓成漏斗狀,從細小的這頭順勁一拉,一條面就扯出來了。因為手撕面的面團形似牛頭,又是一根根的扯出來。,吃到嘴里口感光滑勁道,臊子味道特色。
澄城手撕面的制作材料:
主料:
關中小麥磨成的面粉,在超市買中筋面粉也可以
輔料:
鹽小半匙、骨頭湯也可以用高湯粉1大匙、胡椒粉少許、香油少許
澄城手撕面的做法:
1. 面粉倒入盆中,用筷子攪拌均勻,待涼后再揉成面團,要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
2. 豬骨與雞架煮成高湯,高湯粉也可以。
3. 鍋中加水煮開,
4.把醒好的面搓成漏斗狀,從細小的這頭順勁一拉,一條面就扯出來了,然后下鍋煮熟。
4. 把面條放入高湯中即可食用。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