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非常豐富的少數民族飲食文化,代表著不同民族的歷史。那么在廣西有什么好吃的少數民族美食呢?下面五種少數民族小吃,你喜歡的廣西名小吃吃有在里面嗎?
1.菜包
菜包是仫佬族的傳統特色美食。由牛皮菜葉包裹糯米餡料蒸制而成,餡料一般有肉末、叉燒、香菇、木耳、香菜等。每逢清明節、農歷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端午節等民間傳統節日,仫佬人家都喜歡蒸制菜包,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除了仫佬族,部分漢族民間也會在節日時,制作菜包和豆腐釀。
2.魚包韭菜
魚包韭菜是水族最重要的祭祖菜肴,屬于素菜,現在已經演變為所有節日菜肴。做法是:選1斤多的鯉魚或草魚從背部開刀去雜洗凈,灑上好酒,配以蔥葁蒜鹽糟辣等,再將洗好的韭菜(或廣菜)填充魚腹,用米草捆扎放入大鍋中燉,或放甑子中蒸,10-12小時后魚骨酥脆,魚肉肥美細膩,爛而不糜,醇香味厚,夏季放外面3-5天也不會變味。
3.風吹餅
風吹餅是廣西東興市京族三島最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風吹餅非常薄,感覺連風都可以吹走,因此名“風吹餅”。其做法是將粘米磨成粉漿蒸熟后,撒上芝麻曬干。吃的時候烤一下,味道會更加香脆上口。
4.侗鄉油茶
侗鄉油茶是桂北侗族地區的名吃。一進侗鄉,侗胞往往把“打油茶”當為敬客的一道禮節。桂北冬天較冷,打油茶還可暖身。
5.壯家三夾
三夾原是廣西西林壯族的獨家菜肴,凡到壯家做客,主人就會熱情地為你端上可口的三夾,以示敬意。所謂“三夾”,即在同一冷盤中盛有三樣菜:紅腸、豬肝、粉腸。食用時,各拈一塊,共三件,夾在一起吃,故得名三夾。特別是辦喜慶筵席,都把三夾視為壓席菜。
廣西不但漢族美食眾多,少數民族美食也極其豐富。你吃過最好吃的少數民族美食是什么呢?歡迎給小編留言,整理好廣西民族特色小吃之后,再分享給大家。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