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過橋米線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出名的還是賢惠的妻子為丈夫做米線,因為丈夫在湖中亭子用功考取功名,每次米線端過去都涼了。為了可以讓丈夫吃到熱騰騰的米線,妻子想出了如今過橋米線的做法,這就是過橋米線的傳說。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想學習過橋米線及各種小吃技術的朋友可以加小編微信:18109282056
過橋米線的傳說 過橋米線的傳說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縣城。相傳在城外有一個南湖(現在猶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個小島,島上不僅有亭臺樓閣,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參天,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宜人,是附近學子們攻讀詩書的好地方。
有個書生到湖心的小島去讀書備考,但因為埋頭用功,常常忘記吃妻子送去的飯菜,等到吃的時候往往又涼了。由于進食不規律,天長日久,身體日見消瘦,賢妻十分心疼,過橋米線的傳說由此而來。
有一次,妻子殺了一只肥母雞,用沙鍋熬好后送去,并使用當地人喜歡吃的米線和其他作料放入,不但味道很鮮美,而且很長時間仍然溫熱。書生很喜歡吃,賢惠的妻子就常常照此做好送去。
后來,書生金榜題名,但他念念不忘妻子的盛情,戲說是吃了妻子送的雞湯米線才考中的。因為他妻子送米線到島上要經過一段曲徑小橋,書生便把這種做法的米線叫做“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的傳說一時成為美談。
人們紛紛仿照書生妻子的方法做米線,過橋米線從此流傳開來。經過后人的加工改進,過橋米線越做越好,越傳越遠。
過橋米線的做法 過橋米線由湯、片和米線、作料三部分組成。吃時用大瓷碗一個,先放入熟雞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將雞、鴨、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
要先把鴿蛋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
然后放入香腸、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尖、嫩白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后加入醬油、辣子油。吃起來味道特別濃郁鮮美,營養非常豐富,常令中外食客贊不絕口。過橋米線集中體現了滇菜原料考究豐盛的特點,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
想了解和學習各種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
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