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中式(http://www.dsfnm.com/)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咸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 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并沒有太大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軟,用筷子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等到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與豆腐腦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豆腐腦雖與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區別。豆腐是凝固體,豆腐腦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腦的制作工藝:先將凈黃豆磨成豆瓣,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到豆瓣膨漲成發白時撈出,倒入磨漿機或石磨中磨成細豆漿,用布將細豆漿過濾,將取過豆渣的漿汁倒入鐵鍋里,用旺火燒開后,倒入專用桶內,再將熟石膏用清水化開,放入瓦缸內,將桶里豆漿趁熱倒入,約5分鐘,即成豆腐腦。
豆腐腦甜咸兩黨分位圖
中國之大,各地人對豆腐腦口味要求不盡相同,大體上分為甜咸兩黨,北方普遍喜歡吃咸的,南方吃甜的,川渝吃辣的。
咸味: 將豆腐腦加入鹵或佐料,各地略有不同,一般用黃花菜、木耳、香菇等。中國北方有加入肉餡,也有中國沿海地帶就近使用海產如海帶絲、紫菜、蝦皮。甚有放入麻醬、辣椒油、香菜、醬油、醋、韭菜花、蒜泥、蔥花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決于鹵或佐料。 咸的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加入肉餡的,芹菜、榨菜,黃花菜、木耳的;沿海有用海帶絲、紫菜、蝦皮的;還有放入麻醬、辣椒油、香菜、醬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蔥花的等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決于佐料。其中在河南還有一種加入胡辣湯的,稱之為“豆腐腦胡辣湯兩攙”,極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鮮香,也別有風味。
甜味: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漿或砂糖、紅糖,夏天通常將豆 豆腐腦 腐花放涼了吃,冬天則加入熱糖水食用,有人為了驅寒還會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為了口感加入綠豆、紅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圓一起食用。更新穎的吃法會加上巧克力糖漿、滿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香港還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據它的外形形象地將其稱為“太極豆腐花”。
豆腐腦磨漿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于壽春(今安徽壽縣)。劉安不務政事,野心很大,不滿足只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總想謀求一個更顯赫的實職,還醉心于長生不老之術,急于尋求靈丹妙藥。于是,他召集術士門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爐火,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鹵來煉丹,結果“煉”得雪白細膩的豆腐。它雖非靈丹妙藥,可美味可口,別有風味。此物迅速傳開,風行于世,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豆腐腦只是做豆腐的前期,在往后加工就成豆腐了,豆漿----豆腐腦-----豆腐。
豆腐腦煮漿
1、制豆漿:
家庭用豆漿機(商業用自分渣磨漿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漿機內,打成豆漿過濾豆渣。
2、點漿:將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 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后馬 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后,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鐘,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4、調味:內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腦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調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
豆腐腦營養成份
1、強身健體。每百克豆漿含蛋白質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鐵2.5克、鈣2.5克以及維生素、核黃素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
2、防止糖尿病。豆漿含有大量纖維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過量吸收,減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壓。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鈉是高血壓發生和復發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既能防治高血壓,又能治療高血壓。
4、防治冠心病。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鈣能加強心機血管的興奮,改善心機營養,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流防止血管痙攣。如果能堅持每天喝一碗豆漿,冠心病的復發率可降低50%。
5、防止腦中風。豆漿中所含的鎂、鈣元素,能明顯地降低腦血脂,改善腦血流,從而有效的防止腦梗塞、腦出血的發生。豆漿中所含的卵磷脂,還能減少腦細胞死亡,提高腦功能。
6、防治癌癥。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別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據調查不喝豆漿的人發生癌癥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漿的人提高50%。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