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05
來源:唯典餐飲美食文化
陜西人為什么端午節不吃棕子,而是吃屈原饃,屈原跳汨羅江而死,秦人反而奔走相慶,這是為什么呢?
戰國時期,秦楚為敵,秦自商鞅變法,國力強盛,想要并吞六國。楚國是主要對手,而屈原是楚國中最主張和秦國對抗和大臣,屈原希望楚國強大,打敗秦國;而秦人要征服楚人,與屈原的思想相對立,所以秦地百姓是不可能用端午節來紀念屈原的。
相傳,秦楚大戰時,屈原跳汨羅江而亡的消息被一位宮人從秦王宮庭傳出,他把消息先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母親得知后連夜做了許多秦國民間祭祀時才做的一種饃饃,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女兒家,告訴她屈原死了,女婿很快就會從戰場上回來,因為秦國每家都有人在秦楚戰場上,大家知道了消息后,都做了饃饃走訪親人,互相傳遞屈原死了的消息,慢慢的端午節互送屈原饃就演變成了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
現在無論是楚地還是秦地都屬中國,并且屈原也已經去世了兩千多年,慢慢的陜西人也開始吃棕子紀念屈原了。
主要食材:
小麥面粉、酵母、食用堿
主要設備:
電餅鐺
現在屈原饃技術在西安唯典小吃創業云課堂上線了,想學習屈原饃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小吃培訓的小編,目前200多種特色小吃全部學會,僅需要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