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種植的蔬菜,采集天地間靈氣,吸取日月精華,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野菜那些純凈、本真的鮮香,是自然的禮物,是我們綠色生活的氣息,亦是人與自然相互關愛的見證。野菜口感清香營養價值高,有利于身體健康,特別是地衣、水芹菜、馬蘭頭、香椿、薺菜、蘿卜苗、草籽、鴨腳菜、蒲公英、觀音菜、折耳根、豌豆苗、龍爪菜等等 。
不過野菜也不要亂吃:
1、需要浸泡2小時的野菜:山藥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經浸泡,食后會周身不適.這類野菜在煮食前,務必在清水里浸泡2小時以上進行分解淡化毒素處理。
2、樹上的野菜不宜炒吃:樹上的野菜品種不多,如:刺嫩芽.榆樹錢等,這類野菜宜蒸吃或做醬吃.若是炒著吃,既粘又澀,難以下咽。
3、不認識的野菜千萬別吃:吃野菜最起碼要知道野菜有毒無毒,不認識的野菜可別吃.有些野菜含有劇毒,輕者胸悶、腹脹、嘔吐,重者危及生命。
4、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現采現吃,久放的野菜不新鮮,且營養成分少,味道差.。
5、苦昧野菜不宜多食:苦味野菜性味苦涼,有解毒敗火作用,但過量食用可損傷脾胃。
6、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公路旁空氣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鉛,排放廢水、廢氣河邊的野菜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今天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教您藿香的常見做法,野菜因為有很多種,大家可以關注小編,常見的野菜都會專門介紹的。
藿香的食用部位一般為嫩莖葉,其嫩莖葉為野味之佳品??蓻霭?、炒食、炸食,也可做粥。藿香亦可作為烹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烹飪原料,故某些比較生僻的菜肴和民間小吃中利用其豐富口味,增加營養價值。
藿香是高鈣、高胡蘿卜素食品,每100g嫩葉含水分72g、蛋白質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蘿卜素6.38mg、維生素B1 0.1mg、維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維生素C23mg、鈣580mg、磷104mg、鐵28.5mg、全草含芳香揮發油0.5%、油中主要為甲基胡椒酚(約占80%)、檸檬烯、α-蒎烯和β-蒎烯、對傘花烴、芳樟醇、I-丁香烯等,對多種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芳香揮發油是制造多種中成藥的原料。
一、原料:
1.主料:藿香嫩葉250克。
2.調料:精鹽、味精、醬油、麻油。
二、制法:
將藿香嫩葉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擠干水分放盤中,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成,做法簡單吧,大家可以按西安唯典小編的方法回家試試喲。
藿香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具有快氣、和中、祛濕的功效。《本草述》載“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
《本草再新》載“解表散邪,利濕除風,清熱止渴”。此菜可適用于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腔痞悶、嘔吐、泄瀉、痢疾等病癥。常人食用可澤膚潤肌而健美。
一、原料:
1.主料:姜片5克,紅棗5枚,藿香嫩葉25克。
2.調料:白糖。
二、制法:
1.將藿香葉、姜片、紅棗分別洗凈。
2.鋁鍋放適量水,投入姜片、紅棗煮20分鐘,加入藿香葉繼續煮10分鐘,加白糖攪勻即可出鍋。
此湯由藿香與暖胃止嘔的生姜、補益脾胃的大棗相配而成、具有益脾胃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嘔吐、胸腔痞悶、運濕消食、食欲不佳等病癥。
一、原料:
1.主料:鮮藿香葉20克,粳米100克。
2.調料:白糖。
二、制法:
1.將藿香葉洗凈,煎汁待用。
2.鋁鍋加適量水,放粳米煮成粥,加入藿香汁再煮一會,放入白糖攪勻即成。
藿香含有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與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適用于治療脾胃吐逆、心腹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病癥,對于暑熱癥引起的嘔吐有良效。
關于藿香還有一個小故事,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整理了一下,與大家分享。很久以前,深山里住著一戶人家,哥哥與妹妹霍香相依為命。后來,哥哥娶親后就從軍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體貼,每天一起下地,一塊兒操持家務,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氣連日悶熱潮濕,嫂子因勞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見她發熱惡寒、頭痛惡心、倦怠乏力,十分難受?;粝慵泵Π焉┳臃龅酱采险f:“您恐怕是中了暑,治這種病不難,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這種病的香味藥草。讓我趕快上山去把它采來,早日治愈你的病?!鄙┳幽钚」媚贻p,出門不便,勸她別去?;粝銋s全然不顧,執意進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時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見她手里提著一小筐藥草,兩眼發直,精神萎靡,一進門便撲倒在地,癱軟一團。嫂子連忙下床將她扶坐床上,詢問緣由,才知她在采藥時,不慎被毒蛇咬傷了右腳,中了蛇毒。嫂子聽后頓時神情緊張,趕緊脫下霍香右腳的鞋襪。只見在霍香的腳面上有兩排蛇咬的牙印,右腳又紅又腫,連小腿也腫脹變粗了。嫂子一面驚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腳,準備用嘴從傷口處吮吸毒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鄉親們聽見嫂子的呼救將郎中找來,卻為時已晚。
嫂子用小姑采來的藥草治好了病,并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埋葬了霍香。為牢記小姑之情,嫂子便把這種有香味的藥草親切地稱為“霍香”,并讓大家把它種植在房前屋后、地邊路旁,以便隨時采用。從此“霍香”草的名聲越傳越廣,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為是藥草的緣故,久之,人們便在霍字頭上加了一個“草”頭,將霍香寫成了“藿香”。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陜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18109282056,來自西安唯典陜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陜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